要想将人物写活,离不开细节。但是,细节必须符合历史真实。
有一篇题为《理论化学家唐敖庆》的传记作品,文章写得颇可读,然而,当我读到传主在故乡宜兴初中毕业,转地报考著名的无锡师范时,却觉得不是滋味了,文曰:
来到素有“小上海”之称的无锡市之后,唐敖庆和周可澄,还有周可澄的父亲住在一个小客栈里,期待着即将到来的角逐。
无锡,自汉朝初年就一直是一个县级单位,改市是1949年的事。唐敖庆报考无锡师范在1931年,那时,无锡还不是“市”呢!
接着作者又写道:
无锡市位于烟波浩淼的太湖之滨,是一个风光旖旎、历史悠久的古城……这一带曾是我国古代春秋时吴国和越国的文化发源地,遗留很多名寺古刹、古典园林。鼋头渚,水复山环,层峦叠嶂,湖岸曲折,是观赏太湖的最佳处。蠡园将人工修饰与自然天成结合,将北方园林的雄浑与南方园林的秀美融为一体,风格独具,美不胜收。
30年代时,鼋头渚还不是风景区,蠡园则刚刚建成,面积并不大。说她“秀美”,很对,说她“雄浑”,很难体会,这些,姑可不论;从总体看,这一段将无锡的风景写得很美,用以勾勒唐敖庆的求学环境,借以衬托传主日后读书和投入爱国运动的专注,用意是好的,文字也讲究。然而再看下文,不对了:
此外,市里的锡惠公园、寄畅园也令人流连忘返,乐不思归。
寄畅园是乾隆皇帝光顾过的江南名园,历史悠久,是不错的。锡惠公园呢?历史就不算长了。虽然,很古很古,就有了锡山和惠山,但是,将二山的风景连成一片,辟为公园,定名“锡惠”,则是50年代初期的事。当年,笔者就读的中学就在锡惠公园的东门口,亲眼看见她如何有了大门,然后有了牌匾,又有了围墙,一步步发展起来,唐敖庆当年何曾有什么“锡惠公园”呢!
笔者对唐敖庆教授的生平素无研究,不知道作者所写的其他方面真实性如何,但是,当作者发现了上述细节失实之后,对其他方面就抱存疑态度了。
作者自称,他为了撰写《理论化学家唐敖庆》一文,用了十几年的时间,追踪、访问了唐教授的上百名同行、学生、挚友与亲属,批阅了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几尺厚的文字资料,用功不可谓不勤,然而,他却忘了略为涉猎一下无锡的城市发展史和园林史。
细节不细,它在塑造人物、表现时代和环境气氛中起着重要作用。一个真实的细节可以使人物须眉毕现,仿佛呼之欲出,而一个虚假的细节则常常破坏整个作品的真实感,使人像吞了一只苍蝇那样难受。任何细节都只能发生于一定的时空环境中,古人不可能跳迪斯科,鸦片战争时的士兵也不可能使用自动步枪,这道理很容易明白的。因此,恩格斯在谈到现实主义的特征时,除了强调要创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外,还特别强调“细节的真实”。恩格斯所论为文学,对于“纪实作品”,这一点也同样重要。
细节马虎不得。它不能信笔挥洒,也不应任意虚构。